機 會 ,總 留 給 有 預 備 的 人

隨機選讀

標籤

2006/10/14

朝七晚九的生活

或許朝七晚九的生活維持了一段頗長的時間,即使是具意義的教育工作,但同時也是勞心勞力,若然消耗來不及補充,自己難免變得有點呆滯,即使返到團契看到朋友,自己變得寡言已不在話下,甚至連寫 blog 的心也沒有。鬼咩,改簿終日的生活,對生命可會有很多啟發?

連雙親見自己每晚近十時才回家,也忍不住問道:「真的有哪麼多要批改的家課?」計計數,科組規定每循環得發 2.5 份習作(每份習作則不明文規定有六道算術題),即是說,在下任教 4 班數學,七個上學日便得發最少 10 份家課,即是說七個上學日便得批改最少 10 份家課,扣除週末日我大約能批改 3 份家課(多於 3 份的話,我會生厭),平日我每天得最少批改 1 疊家課。

當然上面是從最小化角度出發。

但從學生角度,每個循環只有 6 次見面的機會,即是說要每循環發放 2.5 份習作,那就每 2 次見面便得發放 1 份家課。

「少 1 份家課也不行嗎?」其實根據教學時間表,每一課的教學時間平均只有 1.5 個循環,即是說這段時間你最少也得發 4 份家課,但往往每一課有多達 6 至 7 個單元,要是你一份家課涉及 2 個單元,到你收齊家課直至發還給學生時,教學進度應該之後 3 至 4 個單疇的事。若屆時你才發現部份學生跟不上進度(例如「抄襲家課」),那麼你得考慮如何調整課堂教學,是「繼續前進」還是「回到前頁」。(這樣,別妄想其他學生自動自覺自行預習,而任由你在堂上指導其他能力稍遜的學生)。即使表明解說是為個別學生,但若公開當時人,難免學生「感覺唔好」,但多數人卻不會自省,總認為事不關己。

「少 1 題題目也不行嗎?」家母所言,非不無道理,只是每次收齊家課已是一項偉大工程(雖則在同儕間自己非常「幸福」,建立了令人羨慕的系統),但題目涉及的範疇也相對減少,也是一個限制。

家課量背後的隱藏假設
雖則有家長指學生家課太少,但個人愚見,重點是否在於「量」的問題?我甚至懷疑,家長會否因詞窮而未能道出問題癥結?

2 則留言:

San Wen Ji 說...

是否現在的學校是全日制,所以工作量也大增了?

我好像跟這個社會脫了節,最近才發覺所有的小學都變為全日制了。

Unknown 說...

工作量跟轉了全日制關係並不大。

基本上,今時今日 mass lecturing 的學習模式,除了教會及學校,其他地方很少會見到。

想當年,每星期老師只發一份家課,但我們都會自發做練習。然而今日的學生,往往只做我們發的家課,而且心態上普遍是得過且過(當然,這些學生我可不會放過,保證絕不手軟)。

未完的數學堂

我的學生活動

訪客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