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 會 ,總 留 給 有 預 備 的 人

隨機選讀

標籤

2006/07/20

教育.學習

早前略談工廠生產式的教育,觀乎政府拿編班試(官方稱為中一入學前學科測驗,見例題)去決定來屆學弟學妹的仕途,本來很多學校也有編班試的做法,現在統一來做本無不妥,只是中央處理下,試卷程度劃一,對 Band1、Band3 學生都未有太有實效,而且每所學校的收生基準均不同(有些只按英文科編班,也有些按中英數編班),不過進一步將教育置於規控之中,引用 Illich 的說法,就是對將來所需設置課程以及用於課程生產裝配線的各種工具進行預測,作為銷售者的教師(distributor-teacher)則把已加工成型的課程交付給做為消費者的學生(consumer-pupil),學生反應被加以詳細分析並製成示意圖表(增值指標、幹葉圖?),以便為建立新的教學模式提供研究資料。

當然,在我任教的數學科,我也很強調「咩都同你計,考試、統測、小測、家課、堂課、課堂討論都會包括在評分之內」,但問題是,教育不是科學,即使掌握所有客觀數據,所得的結論就是真理,至少,學生有多熱愛數學,學生在學數過程中的溝通能力,又豈可完全反映在試卷上?在實踐上,我關注的是學生的態度過於分數,自問我也努力堅守這個原則。但因著編班試,學校大肆安排補課,而當局更肆無忌憚去利用考核取更多客觀的數據,如此惡性循環,對校風、辦學理念恐怕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

名為「教育」(Education),實為「規訓」(Discipline)?

想起一位父親的兒子。兒子在球場上贏得不少獎項。其父親是「跟得爸爸」,除了管接管送,也代為報名參加培訓、比賽,當然也代為向學校申請事假。但觀察期間,從他身上,除了球場,便沒有其他。不是其人品的「好」與「壞」,說是「無性格」也略為負面,而是當中找不到屬於他身為人的本質所具有的東西。(有睇開足球小將的話,這個兒子跟早年的辛坦拿差不多)

自問在下父母較為開明,讓我有所選擇,至少好讓我有學習自主的過程。即使離校「多年」,自己也願意上樂器班,也很豪氣地走去文化中心聽音樂劇(之前也試過,不過都是免費,巧合地都是和宗教有關),事後的興奮的心情猶在,大柢是好奇心及求知慾得到滿足使然吧?學習是出於自願的話,即使過程中多有挫折,總比被動或被迫學習為理想。就後者對學生來說,那只是外在的東西,正如缺乏學習動機的學生,多少在課堂學習時會感到不自在,上課時就覺得不舒暢等。

這裡值得思考一個幾「玄」的問題,學習...是要教出來嗎? Illich 很「到肉」的指出: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學是在學校被教會的結果」信念的堅信不移以及掌握發放證明受過「教育」的文憑的那道關卡,學校與我們之間的關係如此的密切,以致於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難分難解、任何人都無法想像能藉助它物而從中解放、教師為了教得更「好」、將會更加起勁地「毒害」學生。而學生為了從教師的壓力與文憑競爭中掙脫出來,將會更加起勁地「吸毒」。

看來羅太將教師與癮君子扯上關係,並非不無因由。

參考閱讀:父母應溝通、兒女勿盲從(明報)彪炳戰績的背後一個「跟得爸爸」的介紹、阿葆《音樂教師的成長》、非線性的學習

推介閱讀:Ivan Illich, "Deschooling Society"(中譯:非學校化社會,ISBN:957-551-703-2)、香樹輝談教女心得

沒有留言:

未完的數學堂

我的學生活動

訪客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