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到底在做什麼
曾經轉載 MissLee 的《量化2005》,入面提到教育工作者的生活,在結束大學浮生之前,我決定為我的日常生活留下一個較為立體的寫照(那是從另一個部落找到的),至少他日不見,大家的代禱也不會流於空洞、抽離吧(即使神是全知的)。
(一)一般老師要做班主任,主要工作有:派回條,收回條,收費,上至訂報,冷氣費,下至旅行,訂飯。同學成熟,有責任心的,可以幫你很大忙,不過,每班總有幾個不太負責的同學,於是,你要追追追,打電話給家長,責備同學一番。另外,班主任要寫成績表評語,一年兩次,中五中七的再加一張畢業證書。要派成績單,即要面見家長。工作很瑣碎,但年中要用的時間不少。同做家務一樣,做左唔覺,唔做好覺。今年自己擔任中三級的班主任,上述工作可以刪去訂報訂飯。同樣,群體內的成員責任感不一,不過也不至於要「責備一番」。不過,班會事務有時也構成考驗,當然,班內的氣氛,有賴於自己投放多少心力時間云云。
(二)正常來說,老師有30-33節,語文老師有3班,工作包括:備課,教學,批改。一般來說,這是很開心的工作,尢其學生聽教。個人來看,這是最重要的一項工作,也是最有意義的。可惜,事實是,在很多很多學校,老師可以花在這工作的時間不到三分之一(我是很認真的)於是,批改變成假期的指定動作。在下每循環有32節,每節35分鐘(3班數學、2班科學)。教學時間,當然受制於學生狀態、心態、課堂時間(正如足球賽半場頭中尾十五分鐘的狀態),首課視乎晨讀課的參與程度,小息後午膳前乃黃金時段,首課午後飯氣攻心,最後一節學生歸心似箭,如放學後要補課則另作別論。不過我個人暫時未有補課的嗜好。
其實可否在下午課前於初中班級實施半小時的午睡時間,當然重點是要能夠「實施」,不然成效實難向校方爭取。印象自己負責指導專題研習也在探討上課前播放古典音樂對學習效能的影響,哈,頗具創意的題目。
(三)每個老師都(至少)屬一科一組,如輔導組,訓導組,課外活動組,宗教組,自然要推行該組工作,如帶camp,開組,舉行講座等等。要舉行活動,即要宣傳,出通告,即是說,要重複(一)的工作。今年自己屬數學科、綜合科學科、活動組,另外也擔任數學學會及男童軍的導師。到目前為止,參與校慶日、上學期頒獎禮部份環節,集會步操行山露營自然不可少,當然其他事項上面已有所提及。
(四)開會。全體員工開的教師會議,部會,科會,每科要分別開會,次數因科因人而異。如今還有課堂研究裡約五、六次會議,專題研習裡面和學生接近十次的面談。
(五)出卷。小測,統測,大考。出卷即要改卷,本是好事,奈何時下流行多測驗,有些科目每完一個單元一次測試。有時覺得在搵自己笨。在下中二級兩班於上學期統一測驗以外各加了大約十次的測驗,當然,測驗本身不是目的,最終都希望學生用功。
(六)文件工作,如寫會議記錄,寫筆記其實,我是很怕擔任文書或財政的工作。
(七)做壁報。本人害怕是項工作。當中的過程還是不多談了,結果是我花了一百元打造一個banner。
(八)主持早會周會,語文老師會多一點,如普通話,英文早會等這個,今年不用了。
(九)帶領一至兩個課外活動,如遠足,田徑,音樂,時事學會在下今年擔任數學學會及男童軍的導師。到目前為止,參與校慶日、上學期頒獎禮部份環節,集會步操行山露營自然不可少。
(十)這較適用中至高層老師,工作:重覆(四),次數多為雙倍至三倍。同意,即使上面的工夫怎樣多,我也希望學生可以毫無顧慮地找我們,畢竟,學生總有一天離開校園進入社會,而社會裡很多的學問卻不是從課本裡所學到的。
(十一)花時間與學生相處,在課堂以外與一些學生個別傾計。這是十分十分重要的。
以上不包括教改和老師進修的時間。最後,在下對筆者的總結其實也很有同感:
工作很多時,沒有他法,唯有削減(二)和(十一)的時間。不合理吧,這兩項是最重要的啊!不過,有時,你根本沒有選擇,除非你每日八點才回家。但,這樣做對不起家人朋友,而且不健康。長期這樣工作,早晚殉職。
如果老師們多一點空間,我想,總有人會躲懶,但,一定會有老師花多些時間在(二)和(十一)。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