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選讀
因爭玩電腦斬傷母親一案,看到頭條的一刻,的確感到震驚。但事後細想,其實又覺得事出有因。記得早日,約了同事往校外一活動場地進行視察,當中看到兩名小朋友,從互相嬉戲,突然出現爭執,之後兩個小朋友便當眾打架起來。
家教問題?溝通問題?支援問題?教育問題?風氣問題?到底哪是問題的根本,當時人及其家人、社會等該負上甚麼程度的責任,其實都教人摸不著頭腦。不過,看到傳媒以審判者自居,對該十歲童口誅筆伐,何嘗又不是暴力?早前徐步高的新聞,被記者炒作多日,直到徐太開腔,傳媒才有所收歛(當然不排除傳媒認為無新聞做吧)。
猶記得小思在明報社論中提到:
「社會風氣愈來愈粗暴﹗從用語的含義,表現了大動作、狂躁、暴力的傾向。我們從前說『講價』、『議價』,現在竟是『劈價』,不再用口講,要動刀子了。從前說『選購』、『揀貨』,現在要『掃貨』,『掃』乃毫不揀選,狂風掃落葉一般。『勁』已經不夠狂野,必趨向死亡才夠合意,為什麼要『喪玩』——玩到死為止﹖酒不用來品嘗,卻用來『隊』——對不起,我不懂那動詞寫法,發音該是『隊』字上聲,報紙就用上這字。好端端到外地去遊覽參觀玩樂,卻偏偏要『玩轉』別人的地方。最近讀報,記者引述校長之言,說學生成績『插水』,嚇得我一大跳。」
相關新聞(由教育城提供):
十歲逆兒被阻打機斬母(星島)
與姊爭玩電腦 被逐出房失控 10歲男童菜刀追斬母親(蘋果日報)
十歲需負刑事罪刑責(蘋果日報)
十歲逆子捱罵抄刀斬母 姊用電腦做功課 無法打機發脾氣(成報)
十歲逆子斬母(東方日報)
爭玩電腦發狂 十歲機癡劈門斬母(太陽報)
網上暴力遊戲影響壞(大公報)
十歲機迷菜刀斬母(大公報)
不忿遭薄責十歲逆子斬母(文匯報)
兒童犯案 終身留案底(文匯報)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