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 會 ,總 留 給 有 預 備 的 人

隨機選讀

標籤

2006/05/23

死亡教育

下午六時許回家,雖則比平日回家時間大大提前,但本身都是為出席同事F父親的喪禮。沐浴更衣後(事緣課後有跳繩活動以致在下滿身汗臭),先乘車往旺角火車站,轉乘火車往紅磡火車站後,再徒步前往永恒殯儀館(事後家母指可以在美孚乘亡命小巴往九龍大酒店)。其實就各宗教在殯儀上的禮節,在下的認識可謂非常少。出門之際,猶記得家父叮嚀:「你去完喪禮後,緊記先往超市一趟,然後才回家。」他指那是慎防當時人在時運不高的時候,會招惹一些鬼魂回家。我本能地反問一句:「沒有超市的話,去便利店又如何?」他也沒有再接下去。

去到場館,見到同事F,了解其父親離開之原由云云,其間談到大家對不同宗教的殯儀禮節,驚覺連任教中國文學同事F(不過原來那和預科中化無太大關係)也不太清楚現場的殯儀從業員(道士?僧侶?)所為如何,地上看到八塊瓦片,也有在其他房看到有人圍著火盤走動,心知自己識見淺薄,於是回到家中,第一時間在谷哥用「殯儀」、「喪禮」、「程序」等關鍵字,找到的資料也不多,初步只知道,按傳統,服喪孝服有輩份之分,包括白布(死者同輩、外親)、麻布(子女兒媳)、萱布(孫侄甥)、淺布(曾孫輩)、黃布(玄孫輩)、紅布(直系玄孫,紅色隱含笑喪之義)...

言談間,也提到基督教的喪禮禮儀。當下我想起龔立人教授在妻子離開後的反思

當我看中國民間宗教信仰者為離世者所預備的冥鏹、紙製衣服和飯菜時,心中並沒有對他們有任何的批評,反倒羨慕他們。…然而,因著這些活動本身與基督教以外的宗教扯上密切的關係,以致基督教原則上對這些活動採取較為負面的看法。
基督教正正就是少了一些具體(physical)的東西,多少內心的感覺往往未能完全釋放出去,當然也不排除當時人本身表達能力有所欠缺吧。

另一方面,我們對這方面的教育實在相當匱乏,也許我們的課程內容實在太多,單題專題研習、全方位學習、課後學習支援等等,都教今日的老師學生疲於奔命;也許有人認為這些教不來(unteachable),只有從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都是可學的(learnable)知識;又或學懂有關禮儀未必帶來顯著的經濟增長,反正有了錢,來個全套殯儀服務,實行為親人來個風光大葬,而且一生人都不會有很多類似的場合(當真?)。而今期時代論壇的社評提到:
預計香港在二○○九年將不再有骨灰位供應,名副其實出現「死無葬身之地」的實況。特區政府雖然掌握情況,計劃將和合石墳場擴建及在屯門等地興建骨龕,但發展藍圖,卻受地方社區人士反對,視為厭惡性的社區設施。社區本位的抬頭,將令身後事難以為繼。香港每年約有四萬人死亡,八成採用火葬,其餘則用土葬或殖骨他鄉,即使能花得起錢購買土葬穴位,根據法例,在若干年後亦要將骨殖檢拾(俗稱執骨),再作安排,因此對骨灰靈位之需求,每年應及三萬以上。


作為信徒或教育工作者,
我們又可做些甚麼回應?

延伸閱讀:時代論壇《促辦基督教殯儀服務》九龍殯儀

補充:
離開後,我把吉儀內的糖果吃掉,吉儀封套也隨即扔在垃圾箱。至於內裡的一元硬幣?思前想後,我走進火車站內的便利店,買了一包「吉百利」罷了。

1 則留言:

匿名 說...

thanks for ut visit and message~ ^^

未完的數學堂

我的學生活動

訪客人數